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字里拾“遗”
鈲、尕、仡、莞、瓠……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蟳”和“埔”出现在哪些非遗项目里吧!
蟳
▲ 读[xún],海蟹蝤蛑的一类,螯足强大,不大对称,第四对步足像桨,适于游泳,常见的日本蟳是主要的食用蟹。
埔
▲ 读[pǔ],闽粤方言,泛指平坦的地方。如,草埔。
▲ 读[bù],地名用字,常见于粤、闽、台湾地区。如,大埔,在广东。
非遗档案
项目名称:蟳埔女习俗
项目序号:1004
项目编号:Ⅹ-97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福建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保护单位:泉州市丰泽区文化馆
蟳(xún)埔(pǔ)女习俗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生活习俗,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
蟳埔村,以前取名前埔。因座落于后埔的前面,故称前埔。因背山面海、靠捕捞渔虾、红蟳为主业,且盛产红蟳于泉州地区,故称蟳埔。
图1 蟳埔采风摄影作品《巾帼群像》(作者:林建平)
蟳埔地处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由于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受海洋文化的影响,蟳埔一带的妇女,逐渐形成一种既保留了古代传统习俗遗风,又在长期劳作实践中有所发展、演变出区别于闽南其他地方的综合性习俗,包含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民间信俗等多方面内容。
蟳埔地区的村民“靠海吃海、以海为田”,长年累月劳作在大海和滩涂上,形成了男性多出海捕捞,女性则多在近海滩涂上养海蛎、种海蛏的生产习俗。
蟳埔女的服饰上也表现出浓郁的地区特色,蟳埔女的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头饰俗称“簪花围”,这些闽南渔女特有的装束体现着海边生产劳作的特点,头饰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据说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寿晟带来移植于当地的,流露出异域文化的气息。
图2 蟳埔采风摄影作品《蚵壳厝和蟳埔女》(作者:庄梓波)
蚵壳厝是最富于特色的闽南民居,它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等特点,极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据考证,蟳埔蚵壳厝所使用的大蚵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转载来的。
蟳埔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突出,而每年农历三月初九的妈祖生日则是闽南民俗集中展示的日子。
蟳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蟳埔女习俗带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点,对研究闽南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图3 蟳埔采风摄影作品《蟳埔女之魅》(作者:朱煌年)
非遗档案
项目名称:龙舞(埔寨火龙)
项目序号:107
项目编号:Ⅲ-4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丰顺县
保护单位:丰顺县文化馆
图4 壮观的火龙表演景观
埔(p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内容。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地处莲花山脉中段,埔寨镇位于丰顺县南端,距县城13公里。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埔寨镇村民便会出钱、出力,制作火龙,并于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龙身(地名)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元宵之夜,吸引周边几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是,世代相传。
埔寨火龙表演由燃放“禹门”“烟架”“火龙”三个部分组成。“禹门”高6米、宽10米,内装各式烟花,用导火线进行连接。“烟架”高达十余米,以木料搭成,上下若干层,每层有着不同的景观,也用导火线进行连接。“火龙”最早以稻草扎结,缚上硫磺、白硝和木炭制成的火药即成,手法十分简单。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埔寨火龙的制作变得日益复杂,它全长可达35米,内装各式烟花、火箭,外部用纸裱面,绘上色彩后显得精致美观,栩栩如生。制成的“火龙”可以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舞动时能自动点燃和发射各类烟花火药,造成绚丽耀目的景观。
图5 壮观的火龙表演景观
“火龙”表演夜晚在广场表演,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共一百多人配合表演。表演者赤膊上阵,高擎龙头,舞动龙身,摆弄龙尾,鱼虾穿梭,边舞边发出各类烟花、火箭,在穿梭的鱼虾映衬下,形成蔚为壮观的宏大场面。
图6 壮观的火龙表演景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tpetblog.com/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