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老人说以前蟾蜍能长到“海碗”大,真有这么大?最大有多大呢
夏季的时候蚊虫比较多,而捕食蚊虫的动物也有不少。在南方很多地方夏天的时候,会在屋檐下的墙壁上发现壁虎,它们就是蚊虫的天敌。
另外在一些阴暗的墙角处、水沟边和院子的草丛里等,还有一种较为吓人的动物,它就是蟾蜍,一样是一种特别爱吃蚊虫的动物。
和村里的一些老人聊天,他们就说在过去夏天一到经常看到、踩到蟾蜍,有些大的都有“海碗”大。那蟾蜍真的能长这么大吗?最大能长多大呢?为何现在的蟾蜍也很少见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①蟾蜍的小科普
对于广大农村娃来说,蟾蜍还是一种比较熟悉的动物,它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癞蛤蟆。以前一直以为青蛙、癞蛤蟆和蟾蜍是三种不同的动物,后来才知道,青蛙虽然和蟾蜍有较大的区别,但是癞蛤蟆实际上就是蟾蜍,它们是一种动物的不同叫法而已。
之所以会让有些人认为癞蛤蟆和蟾蜍是不同的物质,主要是因为蟾蜍的种类太多了,而且不同品种的区别也较大,所以有些人认为长得过于丑的就是癞蛤蟆,而在我国分为较广的主要有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
蟾蜍和青蛙一样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动物,它们一般都是在一些偏阴暗、潮湿,易于它们躲藏的地方活动,比如在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因为这样的环境不仅适合它们生存、藏匿,同时还利于捕食,这里一般蚊虫也比较多。
蟾蜍是没有青蛙的颜值,而且头上、背上都是疙瘩,看起来就有点吓人。而且和青蛙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绝大多数的蟾蜍都是有毒的。就是它背上看起来吓人的疙瘩,里面就藏有毒腺,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也会喷射毒液。
不过就因为它长得丑,就给它取名癞蛤蟆,这还是有点冤枉。毕竟蟾蜍不光是益虫,会大量捕食农田害虫,而且还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像它的毒液在中医上叫它蟾酥,就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今更是卖到上万元一斤。
而它的蟾衣、蟾肉乃至它们的肝脏、内胆以及舌头等都有不同的药用价值。说蟾蜍全身都是宝,这个也不是夸张,而是实至名归。
②蟾蜍最大能长多大?
在农村确实常有老人在抱怨说,以前的蟾蜍不光是多,而且个头还很大,甚至有人还说,过去的蟾蜍都有“海碗”大。
“海碗”这是在我们当地对一种较大的瓷碗的叫法,一般农村里办酒席的时候,就是用海碗来盛菜。或者是家里来客人了,下面条的时候用海碗装面条。它比普通的碗要大得多,像普通的碗在我的家乡叫它“饭碗”,直径就是10CM左右,而海碗往往都有16CM以上,有些大的海碗更是直径有20CM。那蟾蜍真的能长这么大吗?
其实蟾蜍能长多大,也要看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品种。在我国的蟾蜍以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为主,这也是分布最广的两种蟾蜍了。而它们其实售卖也是不断的,一般这些蟾蜍的平均寿命有10年左右。
但是影响蟾蜍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像野外环境的蟾蜍就没有养殖的长寿,毕竟野生环境会受到食物、天敌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蟾蜍的寿命也不同,短的几年时间,长寿的能活到20多年,甚至达到30年。
而在我国的蟾蜍,一般虽然寿命长,可是个头却不是太大,成年的蟾蜍可能都不到10CM。像我国常见的黑框蟾蜍,体长一般都是6-7CM,最大的也难超过10CM。但是也有例外,有一种巨型的海蟾蜍就是蟾蜍中巨无霸了,它们能长到15-17.5厘米长,有的则可以达到25厘米长。
所以农村的一些老人说,以前的蟾蜍长的有海碗大一只,可能是看到了罕见超胖的蟾蜍,毕竟不同蟾蜍个体的体型并不相同,有些蟾蜍就个头较大。尤其是它在跳跃起来,把前腿和后腿伸出去以后,看起来就更大了。但是更多的人是有点夸张了,以前农村的老人说话就都是有点夸张的。
③为何蟾蜍变得少见了?
在过去的蟾蜍多,这个确实是一个事实。笔者小时候就经常见到蟾蜍,尤其是在茅厕、院子的草丛里,经常在晚上见到蟾蜍,既有拳头大的,也有小小的。而在近些年就要少了很多。
之所以现在的蟾蜍少了,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房前屋后都是泥巴路,方便了蟾蜍在泥巴洞穴里藏匿,而现在都是水泥路面了,蟾蜍没有了藏身之处了,这样就更方便被天敌捕捉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抓蟾蜍的人多了,这些年随着蟾蜍经济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即便是它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依然还是有不少人冒险去捕捉。因为捕捉蟾蜍而获刑的新闻就屡有报道,有些人就是被利益驱使铤而走险。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以前农村的环境好,蟾蜍的生命力强,繁殖能力也不弱,寿命又很长,当时很少人去抓它,蟾蜍自然多。而现在农村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草剂、化肥和农药的喷洒等,对蟾蜍等很多动物都是致命的威胁。
编后语
在文章的最后,还是想要和大家说一下,蟾蜍虽然长得丑,甚至冠上了癞蛤蟆这样的名字,让不少人讨厌它。但是它的价值真的很高,对人类是有很多益处的。
因为绝大多数的蟾蜍都是以农田、耕地、森林和草地的各种害虫为食的,它们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对农业危害较大的蝗虫、蚱蜢、松毛虫等都是蟾蜍常捕食的对象。所以保护蟾蜍,也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tpetblog.com/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