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问我,入冬了还能夜钓吗?首先这个事他分地方,咱们国家地域辽阔,所以气候的差异是非常大的。现在十一月初,我们这边目前平均气温在10~20度左右,白天大太阳有些人还穿一件衣服,稍微干点活短袖都可以穿,但北方在下雪了~
钓鱼非常看重天气,不管白天钓还是晚上钓都一样,所以能不能夜钓得看晚上有多冷,要是过于冷,先别说鱼开不开口,应该先想想自己能不能顶得住。
远的地方不敢说,但我们江浙地区目前肯定是能夜钓的,别说现在,就是十二月、甚至一月照样有人钓,而且天气冷有的时候反而上大鱼。不过冬天夜钓和夏天夜钓有很多区别,这篇文章就给喜欢夜钓的人几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钓位选在哪里
首先建议各位能够找水草,这点和白天钓一样,因为水草能御寒、能藏身、还有很多食物,鲫鱼是最喜欢的,水草足够多、草区足够大,咱们可以钓很浅。
没有水草,那最好是找湾子、找深坑,比如一个河道普遍1.5米深,同样是用4.5米的竿,你能找到一块地方是1.8米或者2米深那就妥了。选湾子是因为鲫鱼鲤鱼晚上要去湾子找东西吃,而且有些地方走水,湾子水流相对平缓也是比较好的。
冬天钓鲫鱼,无论白天还是夜钓,我只找这两个地方,还有一个重点是水深,但水深是真不好说,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哪怕是同一个河道同一个塘,可能今天浅的地方好、明天就是深的地方好,也可能同时出鱼。除非是碰上大降温天,或者风大浪大、或者你们那边晚上已经冻得要穿羽绒服,那肯定就要钓深了,三四米也不算深。
第二:夜钓做窝及用饵
我个人还是建议提前做窝,比如傍晚四五点的时候打一个窝,颗粒窝酒米窝都可以,量可以大一点,特别是有小鱼闹窝的地方,打完以后回家吃饭,吃完以后直接过去开钓即可,这个方法还是很靠谱的,又简单又靠谱。
钓饵肯定是虫饵好,但我一般习惯先用饵料,能用饵料优先用饵料,只有饵料效果不行才用蚯蚓红虫。原因是饵料方便、快捷、效率高,最重要的是有边诱边钓的好处。
提前做窝的话,比较好的一种情况是你用拉饵作钓一开始就能中鱼,然后一直钓,钓到窝子里鱼少了,口没那么好了,再挂蚯蚓红虫,把剩下几条鱼钓完刚好回家。不太好的情况是,用饵料口不好、浮漂动作也比较弱,原因多半是窝子里鱼不多,这时你要么拉饵用一段时间看能不能诱来更多鱼,要么直接换虫饵钓一条是一条。最差一种情况是不发窝,饵料不吃、虫饵也不吃,如果是这样钓半小时到一小时建议换位,要么回家。
第三:线组不怕粗,就怕你不调整
能用粗线解决问题当然是粗线好,万一大鱼咬钩也不怕断,所以我认为线粗一点关系不大,一开始你可以用2+1.胆子大一点3+2都行。不怕线组粗,就怕你不调整,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信细线比粗线好使,他就认为只要窝子里有鱼不管线多粗、不管用什么饵都能钓到,反之窝子里没鱼用再细的线、再好的饵都没用。然后在作钓中,当他发现没口时,他不会觉得饵有问题、线组粗了,只觉得是窝子里没鱼~
单纯钓鲫鱼,我的线组标配就是1.0+0.6配4号袖,要是鱼多、口好、或者使用蚯蚓,线组可以放大一点比如1.5+0.8.要是鱼少、鱼小、口不好那就用0.8+0.4.特别是遇到浮漂有信号但动作很小时,线组一定要小一点。
有人说:野钓很复杂鱼情经常在变,我怎么知道今天口好还是口差,怎么根据鱼口好差去选择线组。所以前面我就说了,一开始用粗线没关系,能上鱼最好,要是钓不到、口出不来就要及时调整换细线。
第四:夜光漂怎么调
既然是夜钓那肯定要涉及到夜光漂或者夜钓灯这个问题,如果你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钓鲫鱼,那我肯定建议用灯,但如果你嫌麻烦偏要用夜光漂或者想兼顾鲤鱼那可能也是夜光漂好点。
使用夜光漂的话,这里分享两种调漂方式,和以前的方法有些不同大家注意。要是你使用饵料作钓,建议空钩半水调一目或者两目,然后挂上双饵后钓两目或者三目。
如果是使用蚯蚓红虫,先不带钩调平水,然后挂上双饵钓2、3目左右,这种钓法钩饵的状态是双子线躺底、八字环触底,是比较钝的,所以建议子线短一点10cm以内就行了,鱼钩用伊豆四五号。
再多说一句,如果是普通浮漂买便宜点没关系,但是夜光漂的话尽量买好点,有些夜光漂很粗很大、自重也大,但浮力却很小,抛投不便灵敏度也差,挂个蚯蚓红虫啥的还马马虎虎,用饵料钓是真不太行,特别是遇到轻口鱼的时候。
结语:
我之前看到网上有人在聊一个关于冬季鱼口轻的话题,有钓友认为冬季鱼口根本不轻、称自己钓了那么久根本没见过冬季的鱼咬钩轻。其实这个怎么说呢,如果你用虫饵钓,那浮漂的动作还是比较大的,出口至少要比用饵料明显,所以线粗点、漂大点倒也还好。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用的是饵料,而且线组很粗、浮漂很大、钓得又很钝,这样的话直接连信号都显示不出来了,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轻口了,而没有口你又认为是水里没鱼导致,自然也想不到“轻口”这个词。
当然了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我不想再去争论线粗线细、浮漂灵钝对钓鱼的影响,如果你觉得没影响那就没影响,总之钓到鱼就是王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tpetblog.com/78455.html